关于孩子的自理能力,不少父母有一些习惯性错误的认识,觉得孩子还小,或者嫌孩子做太麻烦,自己代劳算了,但孩子早晚要面对真实的世界,自理能力是他们学习成为生活的强者的第一课。为此编辑整理了一些宝贵经验与经典节选与大伙推荐。
自理能力培养不可以嫌孩子学得慢
2岁的孩子开始有了独立的能力,喜欢尝试着自己做事情。然而孩子开始学习做事时,手的动作还不协调,有时会搞得一塌糊涂,父母不要责骂他,如此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,第一应加以鼓励和表彰,如说孩子真能干,会帮助母亲做事了,让孩子感到被接纳和被认同,然后再教他如何做,如穿衣时,先把上衣给孩子披上,让他一个人伸手穿袖子,将来让他一个人掌握两手抓住衣领往后一披再穿袖子。
如此使他体验到成功的欢乐,意识到我们的力量。如父母嫌孩子慢、麻烦,而所有代劳或过分过分娇纵,过分照顾,就挫伤了孩子独立性的萌芽,使他们培养所有依靠于其他人的习惯,这对孩子是害而不是爱。
隔代养育妨碍孩子自理能力
俗话说隔代亲,老人比爸爸妈妈更过分娇纵、迁就孩子。然而,儿童早期是要进步不少技能的,假如老人每件事代办或过度保护,只能让孩子错过探索新事物的最好年龄。譬如:2~3岁是语言发育的重点期,但总是孩子的一个动作,老人就能猜出他的所求,便立即满足他,长此以往,孩子少了表达需要,会干扰语言进步。
老年人一般喜静不喜动,如此会不自觉地限制孩子的活动,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、个性进步、能力增强。常常让孩子待在家,接触新鲜事物和与人交往的机会自然少了,可能致使视线狭小,不敢面对生人,缺少探索欲和创造力、想象力,紧急的还会导致孩子固执、退缩、胆小等性格。除此之外,老人多关注孩子的吃穿,却极少和孩子进行心灵交流,可能导致孩子孤独、冷漠的性格特点。
我坚信,不管儿子目前有多么弱小,他终有1日会成为可以在世界中立足的强者。我付出全部的爱去帮助他来尝试融入这个新世界,让他去学习他不懂的东西。虽然他年幼、弱小,但我从来不怀疑他的能力。我重视的是在儿子幼小的心灵中打造起的自信心。《卡尔威特的教育》。
经典借鉴篇
一个盘子伤害了什么?
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。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;14岁就被授与哲学博士学位;23岁出版《但丁的误解》一书,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。卡尔威特能获得这番惊人的收获,并非因为他的天分有多高恰恰相反,他出生后被觉得是个有的痴呆的婴儿。
卡尔两岁时就主动地帮助妈妈整理桌子。每当家里的客人看到他用手拿起一个盘子的时候,他们总会说:卡尔,小心,不要把它打碎了。在这种状况下,我会对好心的客人说:没什么,卡尔会把它们整理好的。好心的客人不了解,假如我不允许儿子去碰那些盘子,可能我会永远保住那个盘子,但一声不允许会在他的信心上留下一个阴影,或许会推迟他某种能力的进步。
当卡尔尝试自己穿衣的时候,常常把衣服穿反。我和他的妈妈从来没嘲笑或责骂过他。我不可以让他感觉自己无能,而是耐心地教他。我还鼓励他一个人整理房间,即便他的动作非常糟糕,我也会夸奖他一番。房间整理得是不是整洁并无关紧要,对于他来讲,他已经做了,这已足够。在这类亲手整理之中,卡尔在探索,在训练。我深信只有通过训练和闯荡,他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。
当孩子犯了错误误,或做一件事没成功的时候,大家不应该用语言和行动向他们证明他们的失败。大家应该了解,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能说明孩子缺少经验和方法,并不可以怀疑他本身的能力。
我对儿子的奖与罚都不太频繁,但它们一旦推行就要对儿子有着要紧有哪些用途。我对卡尔的奖赏绝不会仅停留在物质上,而是要让他领会到奋斗与创造的真的喜悦。我对他的惩罚必须要让他心服口服,不然惩罚便失去了教育有哪些用途。惩罚之前,我总会给他警告,他犯了错误之后我肯定言出必行,并且要对他讲清缘由,告诉他我为何要惩罚他。
我过去对卡尔说过:你需要早上按时起床,不然我会觉得你是舍弃你的早餐,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。有一次他起床太晚,超越了给他规定的时间。当他来到餐桌前时,大家早已经整理好了所有,并把他的早餐收走了。卡尔看着我,好像想为我们的过失辩解一番,我便先开口对他说:真遗憾!我也非常想把牛奶和面包留在你的地方上,但大家以前有过约定,我不可以随便破坏它。这只能怪你一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