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

教师要有好“木匠”眼光

   日期:2024-11-30     来源:www.yipinnv.com    浏览:686    
文章简介:有教育专家说过如此一个故事:一位校长别出心裁地让全校教师从一堆木头好找出一块有用的木料,几十位教师反复挑选,最后只有5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,其余皆空手而归,说:“一堆废料,没一块有用的。”校长当即请来一位木匠,让他挑选。
有教育专家说过如此一个故事:一位校长别出心裁地让全校教师从一堆木头好找出一块有用的木料,几十位教师反复挑选,最后只有5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,其余皆空手而归,说:“一堆废料,没一块有用的。”校长当即请来一位木匠,让他挑选。木匠说:“这还用得着挑吗?在我眼里,每块木头都是有用的---平整的木头可以做椅面,较长的木头可以做椅腿,短木可以做横档,连一块小木头,也可以做加固的木楔。一句话,只须你用的适合,所有些木头都有用。”

  听了这个故事,感慨破多:现实之中,确实存在一些不会“选木头”的教师,他们一谈起我们的班级、我们的学生,就会抱怨某某不是“那块料”。在他们眼里,除去几个称心如意的学生。其余的这也不可以,那更不是,就像那堆没用的木头。难道真是如此吗?听完这个故事,大家应该扪心自问:我知道学生吗?我像木匠如此考虑过问题吗?诚然,在选择木头这件事上,隔行如隔山。教师不是木匠,选木头不是他们的专业,校长别出心裁的用意,也只在于让全体教师了解:在倡导人本教育的今天,教师应该努力做一个“木匠式的老师”,以平等、有为、进步的见地看待学生,培养学生,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用的“木头”。

  其实,好木匠的见地就是进步的见地。每块木料都不是可以直接用的——即便再好的木材,也需要匠人精心塑造,通过锯、刨、凿等一系列工序,才能加工成理想的木料。

  每个教师都要有一个好木匠的见地。由于只有如此的教师,才会真的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聪明能干之人,从而挖空心思发现和捕捉他们身上的亮点,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使他们潜在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;才会像木匠师傅那样不同对待,依据长短不齐、宽厚不一而分别设计,做成椅面、椅腿、横挡、乃至做成加固用的木楔。一句话,只有如此的教师才会使他的学生个个“成材”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